台灣氣候潮濕炎熱,若保存方式不當,寵物食品很容易受潮、發霉或變質,不僅影響毛孩食慾,更可能造成毛孩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為避免「吃」成為毛孩健康問題的源頭,寵物食品從工廠製造、飼主挑選到家中餵食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而在台灣,飼主更需要特別注意保存環境與溫濕度管理,才能確保食品的新鮮與安全。
選購階段的品質把關
購買寵物食品時,仔細檢查包裝是否完整密封是第一步;除了避免受潮,包裝若有破損或鬆脫,也可能讓空氣與水氣進入,加速食品變質。
在選購時建議挑選
- 有明確效期的產品
- 包裝完整無破損、無滲油現象
- 依毛孩食用速度選擇合適大小包裝,避免長時間開封存放
- 居家保存寵物食品的關鍵要點
將寵物食品帶回家後,如何保存是維持品質的關鍵
- 乾糧:建議連同原始包裝袋一起放入密封容器,避免直接倒入容器導致油脂殘留而加速氧化;同時容器要定期清洗並徹底晾乾、存放位置需遠離廚房瓦斯爐或潮濕陽台,最好放在室內陰涼處。
- 濕糧:為避免滋生細菌,開封後必須密封冷藏並盡快食用完畢;若是罐頭,開封後建議更換到玻璃容器中保存,以減少金屬接觸食物而產生的氧化味。
- 零食與凍乾:小包裝或分裝保存最理想,避免因頻繁開封導致受潮變軟。

處理寵物食品應比照人類標準
在家中處理寵物食品時,應該比照人類的衛生標準來進行,保持檯面清潔、接觸食品和玩具後要洗手、食碗保持乾淨且乾燥;餵食後也要勤快清洗餐具,避免食物殘渣吸引蟲子或滋生細菌。
發現食品異常時 立即停止餵食並回報商家
即使保存得再小心,也可能遇到食品異常的情況,例如:飼料顏色改變、產生油耗味、發霉或受潮變軟,此時應立即停止餵食,並保留包裝、剩餘食品及購買憑證,聯繫販售商家或製造商反映問題,以利進一步處理與追蹤。
在台灣易潮濕的環境中,寵物食品的保存管理格外重要。飼主只要從選購、保存到處理都養成良好習慣,就能降低食物變質的風險,確保毛孩每一口都吃得安心又健康。
文/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編輯/闕雁琳、圖/Ch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