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當毛孩突然出現喘不停、精神萎靡的狀況,許多飼主第一反應往往是「牠是不是中暑了?」其實除了中暑,這也可能是「心臟病」正悄悄惡化的警訊!如何分辨中暑與心臟病,並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對地預防與照護,是每位飼主的重要課題。
中暑還是心臟病?臨床差異大不同
獸醫師表示,中暑與心臟病在臨床上有明顯不同,從體溫、口腔黏膜顏色、活動力來進行觀察,兩者差異明顯。
體溫
中暑時毛孩體溫常飆破 40°C,而心臟病患者因循環不佳,體溫反而可能偏低。
口腔黏膜顏色
中暑初期常見紅潤,嚴重時轉為蒼白;心臟病則可能呈現紫黑色。
活動力
中暑時通常活動力會逐漸衰弱;心臟病則可能在興奮或炎熱等刺激下,突然出現昏厥或嚴重虛弱。
飼主若發現毛孩有以下情況,更應提高警覺,包含每分鐘呼吸超過 50 下、出現仰頭呼吸、牙齦或舌頭發紫,伴隨精神萎靡、食慾下降,這些都可能是心臟病的警訊。無論原因為何,一旦出現呼吸急促或精神異常,務必立即送醫,為毛寶貝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飲食管理:心臟病毛孩的第二道防線
心臟病的治療除了藥物與專業醫療監測外,「飲食管理」扮演著關鍵角色。獸醫師指出,犬貓心臟病照護應掌握以下兩大營養原則:
攝取足夠蛋白質
幫助維持肌肉與心臟功能。每日建議攝取量為狗 5.1g/100kcal,貓 6.5g/100kcal。
適度控鹽
避免增加循環系統負擔。依病情不同,鈉含量建議為輕度 80mg/100kcal、中度 50mg/100kcal 及重度 30mg/100kcal。
餵食方式也需注意,建議「少量多餐」維持穩定能量供給,也可依藥物需求調整進食時間,例如空腹吸收較佳的藥物,應安排在飯前 1 小時或飯後 2 小時服用。
關鍵營養素有助於心臟健康
除了蛋白質與鈉的控制,還有一些營養素對心臟健康頗有幫助:
牛磺酸:幫助心肌收縮,對貓尤其重要。
左旋肉鹼:促進能量代謝,對拳師犬與心肌病患特別有益。
輔酶 Q10:具抗氧化作用,維持心臟能量供應。
Omega-3 魚油:抗發炎與心臟保護的明星。
鉀離子等電解質:若口服藥中含有利尿劑,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需適度補充。
心臟病毛孩該怎麼吃?
對於心臟病毛孩的飲食選擇,醫師建議,處方飼料由營養師設計,能提供最穩定且合適的營養支持;若飼主選擇自製鮮食,必須與獸醫師討論,避免營養不均或鈉含量過高;而生食感染風險較高,不建議心臟病患食用。
心臟病雖然沒有季節之分,但炎熱天氣、戶外活動或過度興奮都可能誘發症狀。飼主若能在日常生活細心觀察,並與獸醫師共同規劃最合適的照護方式,便能給予心臟病毛孩全方位的守護。
文/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編輯/闕雁琳、圖/Ch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