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在不同生命階段有截然不同的營養需求,像是幼犬正處於高速成長期,飼料中需要更高比例的蛋白質、脂肪與鈣磷,來支持骨骼、肌肉及免疫系統的發育;同時,幼犬飼料的顆粒設計更小、更好咀嚼,有助於牠們在換牙期的消化;而當狗狗進入成犬階段後,營養重點便轉為維持穩定體態與日常能量,飼料成分也因此變得較均衡,顆粒相對較大,不僅能滿足咀嚼需求,也有助於牙齒清潔。
換糧時機依體型與成長狀況判斷
多數狗狗在體重趨於平穩、不再快速增加時,就表示成長期已結束,這時可以考慮從幼犬糧逐步換為成犬糧。一般來說,迷你型犬在 8 至 10 個月左右開始換糧,中小型犬約 10 至 12 個月,大型犬則可能要到 12 至 18 個月才適合換糧,若過早讓幼犬吃成犬糧,可能導致營養不足、發育不良的問題;反之,若成犬仍長期食用幼犬糧,則容易因熱量過剩而造成肥胖。

幼貓飼料轉換的黃金階段
而貓咪的營養需求雖與狗狗不同,但換糧的原則類似。幼貓在 10 至 12 個月時,通常已達到接近成年體型的九成,這時就是最適合開始逐步換糧的時機;需要注意的是,大型品種如緬因貓,可能需延長到 15 個月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在這段過渡期若太早或太晚更換,都可能引發相對的健康問題。
安全換糧需要循序漸進
不論是狗狗或貓咪,換糧方式都需要漸進,才能避免腸胃不適,常見做法是透過一週左右的過渡期,逐漸增加新飼料的比例,同時降低舊飼料的分量,讓消化系統有時間適應。若在過程中出現軟便、食慾不振或嘔吐,應立即放慢步調,甚至延長過渡期至兩週以上,以確保寵物換糧順利。
總結來說,幼犬與幼貓在成長期所需的營養比例與能量供給,與成年後的需求大不相同,飼主若能根據年齡、體型與成長狀況,在正確的時間點調整飲食,並以漸進方式協助毛孩換糧,不僅能避免營養失衡,也能幫助牠們穩定過渡到成年階段,陪伴牠們順利長大。
文/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編輯/闕雁琳、圖/Ch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