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而言,秋天是舒適的季節,但對毛孩來說,可能是皮膚病好發時期。尤其在台灣潮濕多變的氣候下,毛孩可能出現搔癢、掉毛或紅腫等狀況,不免令飼主擔心這是單純換季乾癢,還是潛藏的皮膚問題。先了解皮膚過敏的原因與類型,更能幫助飼主了解皮膚病對毛孩造成的影響。
了解皮膚病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毛孩的皮膚病成因複雜,並非所有搔癢行為都是單純的過敏反應,主要可分為外部環境刺激、內部系統異常與過敏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外部刺激如寄生蟲、細菌與黴菌感染,多與氣候潮濕、環境衛生不佳或皮膚屏障受損有關;寄生蟲則依寄生部位產生不同症狀;而細菌與黴菌常趁皮膚受傷或免疫力下降時入侵。
內部系統異常則包括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問題)及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常伴隨其他系統性症狀,需全面檢查與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則屬於非傳染性的過敏性疾病,秋天過敏原增多時容易發作,常見皮膚乾癢、紅腫與反覆抓咬導致的繼發性感染。由於這些皮膚病症狀看起來很像,因此還是得靠獸醫師透過皮膚搔刮、細胞觀察或膠帶貼片等工具來幫忙檢查判斷。

三大治療方式,給毛孩最適合的療程
一旦確診後,醫生會依照毛孩的狀況安排適合的治療方法,常見的治療選項包括外用療法(如洗劑與藥膏)、口服藥物(如抗生素、抗黴菌藥、止癢藥與免疫調節劑)及針劑注射療法。近年來如「安逸膚」(Cytopoint)這類針劑可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癢感提供長效控制,大幅提升毛孩生活品質。
日常預防是關鍵,讓皮膚問題不再反覆
與其等到毛孩抓不停治療,不如平時就做好預防。飼主應從環境控管做起,保持室內乾燥、定期清潔並降低過敏原的存在。此外,定期洗澡與梳毛有助於早期發現皮膚異狀,而每月定期驅蟲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環。飲食方面則可補充 Omega-3 脂肪酸、維他命 A 與 E、鋅等營養素,強化皮膚屏障與抗發炎能力。
別忽略毛孩「抓不停」的訊號
換季不只是氣溫的轉變,更是毛孩健康的一次考驗。如果你發現毛孩出現頻繁抓癢、掉毛、皮膚紅腫等異常現象,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盡早就醫檢查,和獸醫師一同找出病因並擬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守護毛孩的皮膚健康,從日常觀察做起,讓牠們每個季節都能開心又舒服地度過!
文/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編輯/闕雁琳、圖/Ch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