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診斷出心臟病對飼主來說是一場長時間的醫療戰,需要耐心陪伴牠們度過,除了聽從醫囑服藥,日常的照護與營養攝取也是重點之一,以下分享毛孩心臟病的居家照護及飲食指南,讓飼主更了解平時該如何預防及照顧,一起守護毛孩的每個心跳,讓毛孩陪伴我們更久。
正確認識用藥時機,切勿亂吃亂停
對於患有瓣膜性心臟病的小型犬,若尚未符合 EPIC STUDY 所提出的 B2 期用藥條件,則無須貿然用藥。但一旦達到 B2 期標準,包含心雜音達 3/6 級以上、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房與左心室擴大、胸腔 X 光 VHS 指數達 10.5 以上等指標,就應遵循獸醫師指示服藥,切勿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
貓咪常見的心肌病則需等到出現臨床症狀,例如肺水腫、胸水導致的呼吸困難等,才會啟動用藥。若處於無症狀但有心房擴大的 B2 階段,也可依獸醫評估使用部分藥物。貓狗心臟病皆屬慢性病,須依據醫師專業判斷決定治療進度。
居家觀察,掌握呼吸與心跳變化
在平時,毛孩需建立基礎的呼吸與心跳紀錄。休息時,狗狗正常呼吸應在每分鐘 30 次以下,貓咪則為 40 次以下。若狗狗呼吸頻率超過 40 次,貓咪超過 50 次,就可能是肺水腫的警訊。至於心跳,小型犬若比平常快 20% 以上,或貓咪在靜止狀態下超過每分鐘 180 下,就要立即就醫檢查。

心情平穩+適量運動,維持好心情
此外,太激烈的運動或環境壓力都可能誘發心臟病惡化,因此患病毛孩應避免劇烈活動,如奔跑追逐,應以短時間、低強度的輕鬆散步或互動遊戲替代。維持穩定的環境溫度也很關鍵,建議室內維持在攝氏 26 至 28 度之間,避免忽冷忽熱影響到毛孩身體狀況。
飲食調整,營養補充不能少
而在飲食方面,患病的毛孩應減少鈉鹽攝取,防止水分滯留導致肺水腫。同時補充魚油,有助降低心臟發炎並減少纖維化風險。當進入鬱血性心衰竭 C 期時,可以根據獸醫建議選擇適合的心臟處方飼料,如狗狗的 H/D 配方或貓咪的 K/D 早期護理處方,而貓咪飲食蛋白質含量不宜低於 25%,除非另有腎衰竭狀況。
營養補充上,除了魚油,貓咪也可額外補充牛磺酸,有助心肌健康;避免餵食生食以防感染風險,並確保飲水足夠,特別是在使用利尿劑期間更不能缺水。
定期追蹤,與獸醫相互合作
面對心臟病,最重要的是記得定期帶毛孩回診。將日常紀錄的呼吸、心跳數據提供給獸醫,加上院內檢查如 X 光、超音波與心電圖,才能精準評估病情進展,及早調整用藥或治療方式。毛孩的心臟病雖難以完全治癒,但透過正確的知識、悉心照護與營養補充,仍能讓牠們健康穩定地陪伴我們更久。
文/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編輯/闕雁琳、圖/Ch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