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純下醫囑到與家長共感 獸醫伴安寧緩和毛孩走完一生:好日子勝過於長日子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執業多年的鄧雁中獸醫師專長為復健醫療與安寧緩和治療,因為自己以前不愛運動、身體也不好,年紀輕輕積累出病根,脊椎甚至一度痛到讓她站不起來,躺在床上哭,也因為有了親身經驗更明白復健的重要性,因此選擇以復健醫療作為專長,幫助更多的毛孩能無痛自在地行走、玩耍。

鄧醫師收治的案例當中,有許多是行走困難、術後恢復、關節炎與神經疾病等問題的毛孩,也有正在進行安寧緩和的高齡毛孩,因為肌肉退化和病情關係需要進行各項治療,並搭配藥物,維持牠們的生活品質。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鄧雁中獸醫師目前任職於勾勾動物醫院。(圖/黃子軒攝)

安寧緩和治療與積極治療的差異

初次聽到安寧緩和治療的毛家長,可能下意識會認為是放棄治療的概念,但其實安寧緩和治療指的是「放棄無進展的過度治療,專注在減輕毛孩疼痛、營養支持、情緒安撫」,讓毛孩感到舒適,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所做的醫療。

鄧雁中獸醫師解釋,積極治療與安寧緩和治療最大的差異是核心理念不同,積極治療通常用在有機會治癒的疾病,更著重在動物的完全康復;而安寧緩和則著重於毛孩和家長整體的生活品質,「安寧緩和醫療的核心,是全人(全動物)生活品質的維持,我們追求的是好日子,而非單純的長日子」。

而安寧緩和治療可以與積極治療並行,通常兩種治療會先並行到一定程度, 已經在孩子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多方嘗試後,包含手術、化療、給藥,沒有更近一步的好轉,這時候是轉成安寧的時間點。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鄧醫師幫狗狗進行問診。(圖/黃子軒攝)

不一定要跟疾病拼到最後,更考量毛孩與家長的生活品質

鄧醫師分享,「安寧緩和是一個醫療跟生命的折衷點,當我們沒辦法讓毛孩病況再更好的時候,那也許讓牠維持在沒有不舒服的現況會更理想一點。」安寧緩和治療並不是放棄,而是考量這位孩子的生活品質、家長本身的生活品質去調整的治療。如果家長還想要再試其他醫療方法,這時候獸醫師會跟家長分析繼續嘗試的優缺點,以不破壞毛孩現況為優先去進行。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鄧醫師幫毛孩復健時會搭配水療跑步機進行運動訓練。(圖/黃子軒攝)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安寧緩和治療從 3 面向進行,疼痛管理、營養支持、情緒安撫

安寧緩和治療會以毛孩與家長的生活品質為重,主要會進行毛孩的疼痛管理、營養支持、情緒安撫。疼痛管理會合併進行復健醫學,只要能讓動物更舒服都可以納入討論,同時注重毛孩的營養狀態與情緒安撫。

鄧雁中獸醫師表示,通常疾病末期毛孩的營養攝取與吸收狀況會變差,建議家長讓毛孩吃得營養、吃得快樂,「我會跟家長溝通的點是毛孩願意吃、可以吃好,是最重要的,吃東西本來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變成要強迫毛孩吃一些牠不願意吃的東西,會讓大家都很痛苦,這種狀況不是很理想。」

若今天的病況是毛孩已經不能自己進食,則會考慮改放置食道胃管或鼻胃管。鄧醫師說,經口餵食其實很看動物的意願,「有些孩子會排斥,我就不會強迫家長和孩子做這件事情。」

至於情緒安撫這一塊,鄧醫師認為動物安寧緩和醫療是獸醫師與毛病患、家長的三角關係,因此獸醫師與家長的關係很重要,除了專注在毛孩之外也需要照顧到家長的狀態。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鄧醫師與飼主講解毛孩的身體狀況。(圖/黃子軒攝)

從單純給予醫囑到與家長共感,理解飼主執行層面的困難

「你無法想像這些家長們可以為了孩子做到這種程度。」鄧醫師分享,自己剛開始擔任獸醫時只專注在治療疾病,「我以前是那種告訴飼主狗狗要戴頭套,你戴不了是你要解決的問題,或是我今天開了一個醫囑給你,你的狗 2 小時要翻身一次,你翻不了牠長褥瘡,那是你的問題」,直到執業多年以後才知道下完醫囑,飼主要實際執行的層面有多難,每兩個小時要翻身一次、一天要吃 8 餐,如果不是全職照顧動物根本很難做到。

鄧醫師近一步分享,遇過很多家長把工作辭了或是工作與生活兩頭燒,自己總是頂著黑眼圈看起來很疲勞,但孩子沒有自理能力卻長期保持著乾淨,只有在毛孩接受治療時,照顧者才有時間喘口氣。先前有遇過一位認識許久的毛孩家長辭去工作,專職在家照顧毛孩,狗狗病情到了末期失去自理能力,身體仍然保持乾淨,沒有一點味道。

直到有一次去到毛病患家,家長褪去精心打扮的妝容與服飾,頂著散亂的頭髮來應門,臉上的黑眼圈與倦容,才意識到這位家長為了毛孩付出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平時我幫狗狗治療的時間,家長才有時間去吃飯喘口氣,親眼看到才知道照顧者有多辛苦,他們犧牲了多少東西才可以讓他們的孩子維持在這種狀態。」

照顧毛孩生活品質的同時也照顧好家長,是安寧緩和治療最理想的狀態。鄧醫師分享,出生於世界的所有動物死亡率都是百分之百,沒有誰能例外,但亞洲人很避諱死亡,或是談論這件事情,動物醫院裡常看到家長為了照顧失智的老犬、生重病的老狗,變得面容憔悴、黑眼圈擴散好幾圈,毛孩跟家長已經到了極限值,「大家都喜歡戰勝疾病、扛癌戰士的故事,但真正成功的比例有多高呢?」比起毛孩還有多長的時間能陪伴在身邊,更應該專注於毛孩和家長現在快不快樂、彼此的生活品質好不好。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醫院裡以暖色光線為主,以降低看診毛孩的緊張感。(圖/黃子軒攝)

相處的質量大過於長度,只要相處時都是好日子就足夠

「醫生,我家的毛孩還有多久的時間?」這是每一位家長執行安寧緩和治療最常問的問題。鄧醫師表示,獸醫也是凡人,沒辦法去預測毛孩的時間值,生命中沒有永遠,能做的是盡力讓每一天都值得被珍惜,「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會陪你們一起,多過一些好日子。」

好日子的標準不單是對毛孩,對家長來說也是。通常在做最後評估的時候,鄧醫師會推薦家長準備一個日曆,「你的孩子跟你有沒有一起去公園追鴿子、去草地上打滾,有的話畫一個笑臉,代表今天對我們來說都是好日子。如果今天可能很挫折,孩子排泄物弄得整身,家長已經筋疲力盡了,忍不住對毛孩發脾氣,那今天就畫一個哭臉,這樣子去做評分,回頭看會比較好判定」,當這個月的好日子開始變少了,會是一個時機點去討論是否要放手。

鄧醫師說,「醫療和生命都是有極限,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其實是一場打不行的仗,我們都會貪心地希望能多一點時間,但更希望的是,那些最後的日子是富足、有愛、不痛苦的。」

毛孩生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當醫療無法再改善病況,以安寧緩和治療維持好的生活品質,讓毛孩舒服過生活更為重要。這次邀請勾勾動物醫院獸醫師鄧雁中講解安寧緩和治療與一般治療的差異,以及分享執業多年來陪伴許多家長一同經歷這場「打不贏的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與過程,鄧醫師也直呼,「要親眼看見,才知道這些毛孩家長多努力」。
鄧雁中獸醫師專長為復健醫學及安寧緩和治療。(圖/黃子軒攝)

文、圖/闕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