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中暑「直接沖冰水是大忌」 每位飼主都該知道的正確降溫方式

夏季氣溫連年攀升,狗狗和貓咪不像人類能透過流汗有效散熱,面對極端高溫時,若無適當照護,輕則中暑不適,嚴重時可能導致熱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了解毛孩中暑風險、徵兆與預防對策,是每位飼主不可忽視的責任。

夏季氣溫連年攀升,狗狗和貓咪不像人類能透過流汗有效散熱,面對極端高溫時,若無適當照護,輕則中暑不適,嚴重時可能導致熱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了解毛孩中暑風險、徵兆與預防對策,是每位飼主不可忽視的責任。

毛孩中暑致死率近五成,這些族群要小心

毛孩的正常體溫約在 37~39 度之間,若升高至 39.5 度以上,便可能進入中暑的狀態。而高風險族群包括短吻品種如巴哥犬、鬥牛犬、扁臉貓等,因呼吸道結構狹窄,散熱效率低;高齡、過胖、長毛厚毛的犬貓也同屬中暑高風險族群,一旦進入高溫悶熱、無遮蔽的環境,或長時間運動、曬太陽,毛孩就可能在短短 30 分鐘內體溫急速上升,引發中暑。

根據國外統計,寵物中暑的致死率接近五成,初期症狀包括過度喘氣、耳鼻發熱、食慾不振、牙齦泛紅;若進一步惡化,可能出現大量流口水、嘔吐、行動不穩、失去意識,甚至死亡,因此「預防勝於治療」相當重要。

夏季氣溫連年攀升,狗狗和貓咪不像人類能透過流汗有效散熱,面對極端高溫時,若無適當照護,輕則中暑不適,嚴重時可能導致熱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了解毛孩中暑風險、徵兆與預防對策,是每位飼主不可忽視的責任。

預防三原則:避暑、補水、降溫

日常多注意生活細節,才能保護毛孩遠離高溫導致的健康危機。對狗狗而言,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段外出是首要原則,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散步,並注意地面溫度是否過高,夏季的柏油路面溫度可高達 60 度以上,容易燙傷肉墊,飼主可用手輕觸測試溫度,或讓狗狗穿上防燙鞋保護腳掌。

補水更是不可忽視的重點,犬貓都需隨時攝取乾淨且充足的水分,特別是貓咪,因天性喝水量少,建議使用流動式飲水機以提高牠們的飲水意願;飼主也可於飲水中加入少許冰塊,幫助降溫補水。

對於貓咪這類多數時間待在家中的毛孩,則要確保居住環境通風良好,白天可拉上窗簾、百葉窗,避免日照直射,必要時可使用冷氣、風扇輔助降溫;若可自由出入陽台或庭院,飼主應設置遮陽處並清除積水,以防悶熱與蚊蟲孳生。

毛髮修剪過短,反增曬傷風險

此外,夏天為毛孩剃毛看似是理所當然的降溫方式,但其實毛髮本身就是毛孩的天然隔熱層,無論單層毛還是雙層毛品種,都不建議將毛髮剃得太短,適當修剪可以幫助散熱,但若毛髮完全剃光,反而會導致皮膚直接暴露於陽光下的曬傷風險,因此一般建議至少保留 3 至 5 毫米的毛髮長度,以提供必要的保護。

夏季氣溫連年攀升,狗狗和貓咪不像人類能透過流汗有效散熱,面對極端高溫時,若無適當照護,輕則中暑不適,嚴重時可能導致熱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了解毛孩中暑風險、徵兆與預防對策,是每位飼主不可忽視的責任。

出現中暑徵兆時,緊急降溫、盡速就醫

若毛孩疑似中暑,請立刻將牠移至陰涼處,使用濕毛巾擦拭腹部、四肢及頸部等部位幫助降溫,但切勿直接使用冰塊或冷水沖洗,以免導致血管收縮,進而休克;同時觀察若出現牙齦泛紅、行動異常、無力等徵兆,應盡快送醫,避免錯失急救時機。

在炎熱的夏季,只要多一分觀察與細心,毛孩便能少一分中暑風險與不適。從選擇舒適的外出時間,到環境降溫、水分補給與剃毛長度的拿捏,每一項都是守護牠們夏日健康的關鍵,讓我們一起為毛孩打造安全、清涼又舒適的夏日生活。

文/PFI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編輯/闕雁琳、圖/Cheryl

曬毛孩小天地,前往 facebook 臉書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