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養的狗」看起來胖嘟嘟的很可愛,但過胖問題會造成毛孩身體上的負擔,而狗狗常見的過胖原因作主要分為 5 種,包含飲食、運動量、品種基因等等。全球小動物獸醫學會(WSAVA)訂定一套體態評分系統,從過瘦到過胖以 1-9 分作為評分依據,提供飼主自行評估寵物胖瘦狀態,分數低於 4 分為偏瘦,超過 7 分要進行減重。
根據美國寵物肥胖預防協會(Association for Pet Obesity Prevention, APOP)於 2018 年之研究結果顯示,美國當地有超過 55%狗狗為過重或肥胖,寵物肥胖的問題日漸嚴重,罹患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機率大幅增加,更有近 6 成的健康問題與肥胖有關,至於造成狗狗過胖,常見的原因有以下 5 種。
狗狗過胖的常見原因
飲食習慣不良
許多飼主在狗狗的正餐時間之外會給零食,一不小心會失手給太多,或是自己吃飯時看到身旁狗狗楚楚可憐的眼神,忍不住給牠們吃人類的食物,這些都會造成狗狗攝取過多熱量。
運動量不足
普遍過胖的狗狗可能因為體重或關節問題不愛運動,加上室內空間較小,每天就往床鋪一躺,能躺就不坐,也沒有定期散步的習慣,導致運動量不足。維持規律運動不僅能釋放壓力、讓牠們消耗多餘的體力,還能增加狗狗的熱量赤字,幫助牠們減重。
年齡增長
老齡狗狗新陳代謝降低,不像年輕時愛動,若飲食習慣未調整,發胖機率就會增加。
品種基因
有些犬種天生新陳代謝慢、容易脂肪囤積,會比較容易出現體重問題,像是黃金獵犬、鬥牛犬、吉娃娃和臘腸狗等。
內分泌疾病
某些狗狗有賀爾蒙失調或某些特殊的疾病,會導致牠們腹部脂肪堆積。
至於要如何判斷狗狗是否過胖,可以依照全球小動物獸醫學會制定的體態評分系統(BCS)來評估。由於每一隻狗狗的骨架和體型不同,無法單純從體重來判斷,要檢測牠們的體態,能從目測和觸摸 2 種方法來判斷,包括狗狗的腰身、腹部脂肪的多寡以及整體體態,再來是用手觸摸牠們的肋骨是否有脂肪覆蓋。
以體態評分表來看,5 分是狗狗的理想體態,愛犬四肢站立時,飼主由上往下看,可以看出肋骨和腰身的曲線,觸碰狗狗的身體時可以摸到極少量的脂肪覆蓋在肋骨,以及少量的腹部脂肪,比例良好。
(1-4 分)低於理想體態
1 分:狗狗在適當的距離下可明顯見到肋骨、腰椎骨、骨盆骨以及所有骨頭的突出部分。看不到體脂肪,明顯肌肉流失。
2 分:肉眼可以看到肋骨、腰椎骨、骨盆骨。觸診時摸不到脂肪,可能見到其他骨頭突出的部分,極少量肌肉流失。
3 分:可輕易觸診或看到肋骨,觸診不到脂肪,可看到腰椎骨的頂部,骨盆骨突出,腰身與腹部有明顯凹陷。
4 分:可輕易觸診到肋骨,肋骨上有極少脂肪包覆。由上方俯視能看出腰身,腹部凹陷明顯。
(5 分)理想體態
5 分:比例良好,由上方俯視可在肋骨後方看到腰身,肋骨摸起來由極少量脂肪覆蓋,肚子有微微的脂肪,側面可看到腹部凹陷。
(6-9 分)高於理想體態
6 分:觸診肋骨可感覺到稍微多的脂肪覆蓋,由上方俯視可見腰身但不明顯,腹部凹陷明顯。
7 分:肋骨不容易被摸到,有大量脂肪覆蓋。腰椎與尾根部位有脂肪堆積。腰身幾乎不可見或消失(直筒腰),可見腹部凹陷。
8 分:觸診不到肋骨,有非常厚的脂肪包覆,可能要施與較大壓力才能觸診到肋骨。腰椎與尾根部位有多量脂肪堆積。腰身消失、無腹部凹陷,可能看到明顯腹圍膨大。
9 分:有大量脂肪堆積覆蓋胸腔、脊椎及尾根。沒有腰身及腹部凹陷消失,脂肪堆積於頸部及四肢,腹圍明顯膨大。
過胖對於狗狗來說會造成關節及心血等相關管疾病,行動上也會有所受限,牠們可能因為走路會不舒服,比起跳上跳下的活動更偏好躺著,導致運動量不足,再加上飲食習慣,陷入無限的惡性循環當中。
而寵物肥胖的發生,並非單一因素導致,其實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像是飲食、運動量、遺傳疾病、絕育等,若是飼主發現狗狗有過重問題,能與獸醫共同制定減重計畫,循序漸進地執行。
文、圖/闕雁琳
1.WSAVA Nutritional Assessment Guidelines
2.2021 AAHA Nutrition and Weight Management
3.Guidelines for Dogs and Cats
4.Journal of Comparative Pathology-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orbidities in People and Companion Animals: A One Health Perspective
5.Journal of Comparative Patholog-One Health Approach to Preventing Obesity in People and Their Pets
6.Association for Pet Obesity 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