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在飼主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牠們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光,總是能照亮溫暖我們的心,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究會面臨離別的那一天,面對毛孩離世是無法迴避的課題。許多飼主會在社群分享自身的經驗,《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整理出飼主熱議的 6 個毛孩臨終前跡象,其中以活力與興致下降最常被討論。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毛孩臨終前跡象」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了解飼主熱議的 6 個毛孩臨終前跡象。觀察近一年網路針對毛孩臨終跡象的討論,其中以「活力與興致下降」最常被提及。

活力與興致下降是許多毛孩臨終前會出現的跡象
有獸醫師指出,臨終可分為有慢性疾病的生命末期,以及沒有疾病、屬於自然老化的生命末期,在毛孩生命末期,便可能會因身體機能逐漸衰弱,而出現孤癖、不想動及對周圍環境喪失興趣等行爲改變。
也有飼主分享家中寵物在臨終前連最愛的食物零食都沒什麼興趣,更有飼主家中的老犬在離世前 1 個月體力下降,雖有行動力但是缺乏活力,已經十分虛弱,若是家中毛孩出現體力下降的情形,需要格外注意。
身體機能退化,無法控制大小便
毛孩在臨終前因身體機能退化,身體反應無法自控的情形也很常見,會出現如失禁、嘔吐及抽搐等現象,或是無法自行控制大小便。有飼主分享,家裡的貓咪在末期已無法控制大小便,為了讓原本愛乾淨的愛貓保持乾爽,學會用嬰兒尿布+護墊,改良製作出不會漏尿的專屬尿布,並且每週至少幫愛貓洗 2 次半身浴,盡可能讓毛孩舒適、有尊嚴的走完最後一哩路。
情緒容易敏感、焦躁不安
此外,毛孩也可能因生理上的不適而情緒焦慮不安,變得警戒、易怒,出現低吼及哀嚎的情形。毛孩可能因為單純的感官老化,而更容易敏感跟不安,有飼主分享家中愛貓因病多次進出醫院,但身體仍狀態越來越糟糕,更因頻繁出門而備感壓力。飼主除了關注毛孩身體的病痛也需注意牠們面對醫療時的壓力,並以更多耐心陪伴牠們。

學習跟毛孩好好道別是一項困難的挑戰,永遠都沒有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相處的時間有限,更要在平日裡珍惜彼此陪伴的時光,那些回到家看到牠到門口迎接的片段、出門散步走過的街頭、角落放置的食物碗,都會成為腦海中重要的記憶,平日多留意毛孩的健康狀況,有異狀時及時就醫,盡可能不留有遺憾,陪伴完毛孩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路,終有一天會在彩虹橋再次相遇。
編輯、圖/闕雁琳
本文由《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