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中貓咪出現嘔吐情形,許多飼主常感到緊張又無所適從。到底嘔吐是單純的生理反應,還是潛藏健康警訊?楊靜宇獸醫師指出,貓咪嘔吐的原因相當多元,從病原感染、進食習慣、慢性疾病到毛球阻塞,皆可能引發這一常見症狀,同時回答 4 個貓咪嘔吐常見的 QA 問題,讓飼主了解背後的成因,更有效觀察與照顧毛孩,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並提供正確的處置。
Q1. 臨床上常見的什麼原因會導致貓咪嘔吐?
A:楊靜宇獸醫師指出,臨床上引起貓咪嘔吐的原因可大致分為四大類型,分別是病原性因素、飲食與個體進食習慣、其他疾病導致、以及毛球阻塞。
病原性因素
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以及貓瘟病毒等病毒性疾病,或是體內寄生蟲過多,都可能引起胃腸發炎、進而引起貓咪嘔吐。貓瘟病毒是會造成這種胃腸道發炎,引發嘔吐。此外,寄生蟲如果過多的話,也會刺激胃黏膜以及小腸黏膜產生嘔吐這種反射動作。
飲食與個體進食習慣
部分貓咪若進食過快、未充分咀嚼,或狼吞虎嚥,可能因胃部膨脹、無法正常消化而嘔吐。楊醫師表示,以貓咪的飲食習慣來說是少量多餐,喜歡吃一吃、玩一玩再接著吃,很少會將食物一下子吃光,不過有些貓咪吞嚥太快、或是沒有充分咀嚼,將食物全部吞下肚,到了胃部經過胃酸的膨脹,食物無法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消化道所導致嘔吐。
其他疾病導致
腎衰竭、胰臟炎、膽囊炎等慢性或急性疾病皆可能導致貓咪嘔吐。貓咪的胰管與膽管共用管道,當發炎時更易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劇烈嘔吐,「貓咪的胰管跟膽管是連接在一起的,因此只要有胰臟、膽囊、甚至是十二指腸發炎,都會透過細菌到處亂竄,導致於更嚴重的嘔吐現象。」
毛球阻塞
貓咪會在自我清理時會吞下大量毛髮,若未順利排出形成阻塞,也可能引發嘔吐反射。
Q2. 貓咪容易因為吃太快、腸胃不適等原因嘔吐,判斷貓咪需要就診的要點是什麼?
A: 可以依照嘔吐的頻率和嘔吐物來判斷,如果 2-3 週吐一次,其他的反應像是食慾、大小便都很正常,這種嘔吐屬於身體上的反射,可能是胃裡面有一些毛球、異物或是貓咪覺得不舒服,這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出現以下 4 種症狀則需要帶毛孩就醫。
- 嘔吐頻繁:一小時內嘔吐兩次以上,或連續兩三天嘔吐且無食慾。
- 嘔吐物異常:若出現深褐、鐵鏽色或芝麻醬色嘔吐物,可能為胃腸出血。
- 異常流口水:可能是口腔疾病或誤食毒物(如百合花、殺蟲劑等)引起中毒反應。
- 食慾不振、精神萎靡、持續不進食。
Q3:帶貓就診時需要提供給獸醫哪些資訊?
A: 由於每一隻毛孩家裡可能有多位照顧者,每一位照顧者觀察到的病徵會依照時間點、個人描述而有所不同,對於毛孩的疾病描述上面可能會有落差。飼主能拍照或錄影,把貓咪每一次的嘔吐的狀態、嘔吐的過程、嘔吐物拍下來,每次做記錄能讓獸醫師獲得充分且正確的資訊,有助於毛孩後續的治療和檢查。
- 記錄詳細病史:誰發現的、何時開始、嘔吐次數與頻率。
- 拍攝嘔吐過程與嘔吐物:眼見為憑有助診斷。
- 攜帶食物包裝:若近期有更換飼料或罐頭,請攜帶原始包裝至動物醫院。
Q4:如果家裡的貓咪經常性嘔吐,獸醫會建議生活上如何調整,減少這種狀況發生?
A:若貓咪有經常性嘔吐情形,飼主可從三方面著手改善:
- 調整飲食:找出貓咪適合的飼料與進食方式,避免食物過敏或吞嚥過快。
- 改善環境壓力:減少噪音、驚嚇等壓力源,創造穩定安全的生活空間。
- 定期健康檢查:楊醫師建議 6 歲以上的貓咪每年至少健檢一次,能掌握個體的健康數值變化,提早發現問題。
貓咪嘔吐雖屬常見,但潛藏的健康風險不容小覷。身為毛孩的守護者,飼主唯有細心觀察與主動就醫,才能為牠們爭取最安全與安心的生活品質。楊醫師建議,貓咪年齡來到 7-8 歲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檢查,獲得毛孩常規的身體數值,不僅僅是關於嘔吐,更包含腎功能、肝功能等指數波動,更能充分掌握牠們的健康。
文、圖/闕雁琳